1916年,宋霭龄与她的女儿孔令仪拍了一张合影,特别留意孔令仪坐的那个小推车。
大家都知道,宋霭龄特别喜欢“财富”,最终,她真的嫁给了山西的首富孔祥熙。
在遇到孔祥熙之前,宋霭龄的暗恋对象是孙中山。然而,孙中山始终把她当作能干的秘书,没有产生任何私情。最后,孙中山反而和宋庆龄结了婚。
宋霭龄在23岁的时候,对担任孙中山秘书的工作已经感到厌倦。每天都在处理那些琐碎小事,觉得这样过日子太没意思了。不如找个如意郎君,完成自己的终身大事。当然,她想要的另一半必须能够给她一个富裕的生活。
这个人选很快就出现了,而且还是宋霭龄的父亲宋嘉树亲自带她见的。这个人大名孔祥熙。
在遇见宋霭龄之前,孔祥熙已经结过一次婚。他的前妻既温柔又美丽,两人曾有一段美好的时光。遗憾的是,几年后,她因肺病离世。当时,袁世凯对革命党人进行打压,孔祥熙在失去妻子和政治压力的双重打击下心情低落,最终离开了山西,加入了前往日本的“自由主义者联盟”。后来,在王正廷的推荐下,孔祥熙担任了华人基督教青年会的总干事。
宋嘉树是在拜访基督教青年会时认识了孔祥熙。那时的孔祥熙已经大有长进,不仅学识丰富,而且谈吐不凡。宋嘉树觉得这个聪明且有实干精神的年轻人前途无量,于是就把孔祥熙带回家,希望自己的大女儿能和他结为连理。
孔祥熙在美国留学了好多年,英语说得特别流利,但是一回到中国,说起中文,那浓浓的山西口音就跑不掉了。宋家的人平时都习惯了听上海话,听到孔祥熙的口音,都觉得很新鲜。没过几天,宋家的两个儿子宋子良和宋子安就学着孔祥熙的样子说话,弄得孔祥熙有点不好意思。宋家的倪桂珍怕孔祥熙尴尬,赶紧把儿子们骂了一顿。不过,孔祥熙一点都不生气,反而觉得这种轻松愉快的氛围特别好。
宋霭龄对孔祥熙很满意,当晚她比平时更加活跃。实际上,在晚宴前,宋霭龄想起自己在美国参加的一次华人聚会时曾见过孔祥熙。不过,当时两人并未在众人面前引起注意,也未给对方留下深刻印象。直到今晚重逢,那些模糊的记忆才渐渐清晰起来。
在宋霭龄的询问下,孔祥熙详细地讲述了自家的家世,不过这些话都是经过精心修饰的。孔祥熙没有提及自己小时候家里贫困的事,而是说自己从小生活在山西首富的优越环境中。他也没有提过家里曾经家道中落的事情。
宋霭龄对孔祥熙和孔子的关系并不在意,她更关心他的“山西首富”地位。她觉得孔祥熙虽然比自己大十几岁,但处于人生的黄金时期,比孙中山更有活力。孔祥熙虽然没有孙中山那么有名,但财富惊人,而且有赚钱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孔祥熙在美国受过教育,不用担心语言问题,性格随和,容易控制。种种条件加起来,宋霭龄对孔祥熙更加满意。
家宴结束后,宋霭龄单独把孔祥熙留在客厅,继续愉快地聊天。
说着说着,不知是谁先提起了钱的话题,顿时两人都显得格外兴奋,眼里闪烁着光芒。
宋霭龄曾说过:“确实,从小我就有这样的体会,钱这玩意儿很奇妙,也很神秘,它有时让人感觉头晕,搞不清是人在操控钱,还是钱在操控人……”
孔祥熙笑着表示自己的看法:“当然是人掌握钱啰。”
两人聊得越来越起劲,不知不觉间竟然忘了时间。直到宋嘉树提醒孔祥熙,说要邀请他一起吃晚饭,孔祥熙才抬头看看天色,发现外面已经天亮了,原来自己一晚上都没离开过。
孔祥熙还没表态,倒是宋霭龄先替他婉拒了。晚上,宋霭龄亲自邀请孔先生外出用餐。孔祥熙连忙摆手说:“不,应该是我请你们全家。”宋霭龄笑着说:“那等以后吧,今晚就我们两人去。”宋嘉树觉得两人在一起的机会更大了,笑着说让他们一起去,年轻人多接触了解一下。
没过多久,他们俩就正式结为夫妇了。不过,相比起后来蒋宋结婚时的盛大场面,他们的婚礼就显得简单多了。
在婚礼那天,宋霭龄精心打扮。她上身穿着一件红色的绸缎上衣,下身则是一条绿色的裙子。她的黑发在脑后盘成一个发髻,发髻上插着一根龙凤银钗和一朵鲜艳的红梅。而孔祥熙则穿着一件简单的藏青色长袍马褂,胸前还别着一朵大红花。
两人举办婚礼非常简单,参加的宾客也不多。只有宋嘉树一家和特意赶来参加孔祥熙婚礼的一位堂兄到场。婚礼上没有热闹的婚闹,也没有起哄,有的只是充满温情的氛围。
尽管婚礼办得比较低调,但孔祥熙在其他方面对宋霭龄一点也不含糊。他们的住所装饰得十分豪华,新婚的房间更是按照宋霭龄的喜好来布置,完全采用了西式的风格。
宋霭龄和丈夫结婚后,终于卸下了压在她身上的沉重负担,生活变得更加轻松。她可以尽情地享受新婚的幸福时光。
宋霭龄心里一直有个疑问,尽管孔祥熙说得神乎其神,可她就是找不到太谷的准确位置。她怎么也不相信太谷会是孔祥熙口中所谓的“中国华尔街”。带着满心的担忧,宋霭龄还是跟着丈夫去了太谷。
他们坐火车一直到了榆次,然后换乘其他交通工具,最终来到了太谷。
宋霭龄好不容易到了目的地,心里却一下子凉了半截。眼前的情景跟孔祥熙之前说的完全不一样,这让宋霭龄忍不住就要发脾气。就在这时,突然传来一阵震耳欲聋的锣鼓声和唢呐声,宋霭龄被吓得一哆嗦。
宋霭龄顺着声音望去,看到几十个人组成的队伍,抬着一顶由16个人抬的轿子,稳稳地停在她的面前。轿子上挂满了红绿的彩绸,显得格外隆重。孔祥熙亲自为夫人掀开轿帘:“夫人,请上轿......”
宋霭龄微微皱了皱眉,不满地说道:“都什么年代了,还让我坐这种东西?”孔祥熙心里明白她的想法,便笑道:“我要让大家都知道,我的夫人是被我用轿子迎娶进门的,这是正儿八经的婚礼。”
孔家还在城门口放了鞭炮,撒了彩花,一路上挂满了灯笼和彩带,算是给宋霭龄补办了一场乡村婚礼。
宋霭龄从轿子里下来,大大方方地向乡亲们挥手打招呼。她的每一个动作都透着大家闺秀的优雅,让很多人都忍不住对她心生钦佩。
两人进了新房后,看见房间里摆放着一些寓意“早生贵子”的物品。宋霭龄一开始不明白这些东西的意思,孔祥熙便解释说:“这些花生啊,代表的是生儿子和女儿的意思,‘花’和‘生’连在一起,就是希望你早日生个儿子再加个女儿。”
十年后,孔家的长辈们都实现了他们的愿望。宋霭龄为孔家生下了四个孩子,两个男孩两个女孩,她也是宋氏三姐妹中唯一留下后代的人。
宋霭龄在结婚的第二年为丈夫孔祥熙生了一个女儿,取名孔令仪。
这张照片展示的是宋霭龄与孔令仪在一起的场景。照片里的孔令仪还没满一岁,小脸蛋圆滚滚的,安静地坐在婴儿车里。那个时代,能拥有婴儿车的家庭经济条件一定非常不错,这也能看出孔祥熙家的财富水平。
孔令仪是孔祥熙最疼爱的孩子,她不仅长得像妈妈,性格和脾气也一模一样。在四个孩子中,孔令仪最老实。
孔令仪高中毕业后,考上了上海的沪江大学。在孔家的四个孩子里,她是唯一一个没去国外大学读书的。孔令仪性格很低调,不像其他弟弟妹妹那样喜欢表现自己。
孔令仪曾经说过:“妈妈没做过部长、经理,生活不是也很好吗?为什么要一定要做官?”
孔令仪并不是个甘愿过普通生活的人。她的生活相当奢侈,花钱的力度让人咋舌。
孔令仪和她爸爸一样,每天早上起来都要喝一碗燕窝汤,家里还准备了各种高档点心,有些点心甚至是专门用飞机从香港运来的洋货。她的午饭至少得有六道菜、两碗汤,用的化妆用品和香水都是法国货,每天换一套衣服,连洗澡用的粉都是英国的。
眼看孔令仪到了说亲的年纪,很多媒婆都上门了,但孔祥熙和宋霭龄对女儿的婚事管得很严。像他们这样的家族,首选当然是“门当户对”,这样大家才能更富。但是,这种择婿标准和孔令仪的想法不一样,她不愿意听父母的话,只想要一个真心的人。
不仅仅是孔祥熙夫妇,宋美龄也对孔令仪的婚姻非常关心。宋美龄希望孔令仪能嫁给胡宗南,因为胡宗南年轻且未婚,两家联姻也是可以考虑的。然而,孔令仪坚决反对这门婚事。早些时候,孔令仪已经见过胡宗南,觉得他不仅是个粗人,而且不懂浪漫,她不愿意为了联姻而牺牲自己的幸福。
既然胡宗南不行,那就另选一个对象。这次的联姻对象是卫立煌,虽然他年纪大,还丧妻,但他却是陆军上将,还是蒋介石身边的红人。孔令仪听了后,坚决地摇了摇头,她可不想去当小老婆。更何况,两人相差十几岁,根本没共同语言。
孔令仪接连拒绝了好几个人,最后终于找到了一个合适的人选。这个人是她在一次酒吧舞会上遇到的一位年轻大学生,她对他一见钟情,他的名字叫陈纪恩。当孔祥熙夫妇得知女儿选中了一个舞乐队指挥的儿子时,他们立刻表示反对,认为两家门第不相当,这样的儿子配不上他们的宝贝女儿。然而,夫妇俩拗不过女儿,只能默认了这段感情。
为了维护女儿的名声,他们决定提升陈纪恩的地位。毕竟,他们不能让人觉得女儿的选择有问题。于是,在孔祥熙的帮助下,陈纪恩变成了国民党中央银行的一个重要人物。后来,他又被派到美国,担任中央银行在美国的一个职位。
孔令仪和陈纪恩在美国喜结良缘,两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孔令仪和陈纪恩在美国待了两年,直到抗日战争结束才回到中国。在这段时间里,他们借助孔祥熙夫妇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为自己谋取私利,把亲信安插到中央银行的各个重要位置。
尽管如此,这段婚姻并没有持续多久,最终以分手告终。后来,孔令仪很少再提起这段婚姻。
孔令仪的第二任丈夫是有妇之夫,为了和黄雄盛在一起,孔令仪拆散了他的家庭。1962年,孔令仪和黄雄盛在美国华盛顿举行了婚礼。
孔令仪虽然结过两次婚,但一直没有孩子。后来,她干脆养了两条狗,给自己的生活增添了一点乐趣。
新中国成立后,孔令仪跟着父母去了美国生活。宋霭龄一家到底有多少家产,连美国人都不清楚。
很久以前,美国人想了解孔祥熙的财产情况,孔祥熙那边就提供了一些证明文件。后来,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和财政部公布了一些关于孔祥熙在美国的资产的材料,显示如下:
在美国的所有华侨,包括他们的银行存款在内,总额不超过500万元人民币。最大的存款人也只有100多万元,而且这些人大多在美国经商,已经在那边生活了很长时间。
虽然没有单独提到孔祥熙,但他也被包含在内了。
材料公布后,孔祥熙多年来一直躲避记者,终于在华尔街的一家酒店召开了记者招待会。他拿出那份材料,说:“我的祖辈在中国做生意,曾经被尊为山西首富,家产还是不少的。后来,我把家产投资在中国的商业上……”
孔祥熙说完话后,记者们问了一些不痛不痒的问题,孔祥熙都一一回答了。接着,孔令侃给每位记者送了一个装有有关材料的袋子,记者们觉得自己收获满满。
后来,报刊和广播上都报道说孔博士离开大陆时失去了所有财产,在美国生活得很艰难。
孔祥熙他们真的没钱了吗?当然不可能。要知道,当年他们可是为宋美龄提供过3000万美元的活动经费。不仅如此,后来孔令杰还耗费了1800万美元建造了一个防空避难所。
1967年7月22日,88岁的孔祥熙突然感觉身体不适,被送往纽约医院。经过医生的全力抢救,他最终没能活下来。
孔祥熙去世的消息传到宋子文耳朵里,他没有任何反应。他既不想去孔祥熙的灵前悼念,也不想发表任何评论。在最后的日子里,他和孔祥熙没有任何来往,两人之间的矛盾依然很深。
配资盘股票配资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